按死者生前的樣貌,在棺材蓋上雕刻真人大小的雕塑,這是比古羅馬帝國還古老的意大利伊特魯里亞文明的墓葬傳統(tǒng)。昨天,《曙光時代——意大利的伊特魯里亞文明展》來到廣州,展示前古羅馬文明的典雅和創(chuàng)造力。這是廣東省博物館今年規(guī)模最大的“重頭戲”大展,展覽將持續(xù)到8月24日。
伊特魯里亞文明是比羅馬文明還早的意大利中部的古文明,產(chǎn)生于公元前700年左右,公元前1世紀被羅馬帝國毀滅,但在習(xí)俗、文化和建筑等諸多方面對古羅馬文明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次展覽展示的陶器、青銅器、金器、兵器、建筑裝飾構(gòu)件、宗教用品、陪葬品等共311件(組),全面展現(xiàn)了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歷史和藝術(shù)精華。伊特魯里亞人善于開發(fā)水利,發(fā)展高效的農(nóng)業(yè),他們憑借得天獨厚的礦產(chǎn)資源踏上了富裕之路并為維持繁榮制造了大量武器,這些都在此次展出的文物中一一體現(xiàn)。
重點展品
●金弓形扣針(公元前7世紀)
這只飾針在針弓和針托上均飾有相似造型和大小的裝飾圖案,并運用了獨具一格的“顆!惫に,即將一顆顆黃金珠子焊接在光滑的底座上,并組成人物、動物等各種不同的裝飾圖案。據(jù)介紹,這門能夠?qū)?shù)百顆黃金微粒嵌在首飾上的工藝幾乎失傳,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金匠試圖重獲這門手藝都未能成功,直到20世紀末,人們才通過實驗重現(xiàn)了這種工藝。
●古神廟的三角楣飾
來自塔拉莫納奇奧神廟(今托斯卡納)的塔拉莫奈陶三角楣飾在展品中最為壯觀。盡管神廟在歷史中已被大火夷為平地,但這些山墻裝飾上的紅陶碎片得以保留,這是目前人們所知唯一一件伊特魯里亞文化后期具有完整的雕塑和建筑裝飾的山墻。
展覽將展示由這些紅陶碎片按山墻原貌組成的希臘神話“底比斯七英雄”主題的三角楣飾,觀眾有機會從近距離欣賞這件壯觀而精美的山墻裝飾中認識伊特魯里亞人的宗教信仰和獨有的建筑特色。
●石棺
(公元前2世紀)
這具石棺出土自托斯卡納最著名的墓葬,來自公元前2世紀的維皮那那墓。石棺的蓋子上是一位斜倚著身子的男子形象,而矩形的棺身表面則雕刻有兩位愛神丘比特共進盛宴的形象。
石棺明顯顯示出古代意大利對于死亡的看法,伊特魯里亞人視死如生,相信死后還要過與生前一樣的生活。有權(quán)利的貴族喜歡使用巨大的石棺,而且石棺的蓋子是一個真人大小的雕塑,雕塑對象就是死者生前的樣貌,姿勢常常是半靠半臥猶如在宴席上悠然嬉戲。